青島市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介紹:青島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在世界上首次找到了充分的證據鏈,表明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冷凍條件可長期存活。
此前,中國疾控中心官網發布消息,在對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活病毒。這是國際上首次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到新冠活病毒,并證實接觸新冠活病毒污染的外包裝可導致感染。
新冠病毒在全球首次被確定可由物傳人,這是非常重要的發現。
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質組成。此前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檢出的只是新冠病毒核酸,相當于病毒的“殘尸”。而感染需要活病毒表面刺突蛋白(S蛋白)的受體結合區域通過與人體細胞表面ACE2受體結合,才會發生感染。因此,分離出活病毒,才能充分證實新冠病毒可以由物傳人。
此前之所以沒有分離到活病毒卻有感染者,可能是感染者在接觸時病毒是活的,到檢測出來時病毒已經死了。
病毒的存活與環境溫度、濕度有關,在冷鏈低溫環境下,病毒存活時間更長(具體能存活多久暫無定論)。海鮮等冷鏈食品本身并不會傳染新冠病毒,但有被病毒污染的風險。病毒污染了冷鏈食品或包裝后,存活時間較長,可能因接觸發生感染。
不過,普通老百姓也不必過于恐慌。因接觸或食用冷鏈食品而感染風險很低,感染風險人群主要為防護措施不當的冷鏈食品從業人員。
海鮮等冷鏈食品還是可以買的,但最好不要買那些從疫區進口的。
同時,要注意個人防護,網購的冷鏈食品最好不要直接接觸外包裝,如果接觸后要及時洗手,并避免觸摸口鼻眼等部位。
新冠病毒怕熱,因此,在烹調時要注意煮熟煮透、生熟分開。
鑒于當前的疫情防控形勢,青島將從三個方面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管控:
直接接觸冷鏈食品的工作人員在接觸進口冷鏈食品以后在指定區域休息,不得離開,3至5天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倘若連續工作超過5天,則每5天要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對于所有進口的冷鏈食品每件必檢,同時加大對相關環境的核酸檢測力度;
凡是購進進口冷鏈冷藏食品的一級批發商,必須在購進食品到達市區前24個小時,向目的地市場監管部門進行報備;
持續加強對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清查整頓,繼續加大整治力度,進一步做好冷鏈食品加工環節防控、市場流通環節的追蹤管理。
另外,針對國際郵件快件傳播風險,10月16日,國家郵政局辦公室印發《疫情防控期間郵政快遞業生產操作規范建議(第六版)》,提出邊境國際郵件互換局(交換站)、邊境快件處理場所等國際郵件快件處理場所要加強消毒、通風等工作,嚴防境外疫情特別是高風險國家和地區疫情通過寄遞渠道輸入。
如果實在有擔憂,我的建議就是不買不吃。少吃幾頓進口生鮮并不會有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勤洗手,每次洗手的時間應當在20秒鐘以上大約就是唱兩遍生日快樂歌。
挑選和加工環節做好個人防護,在接觸進口生鮮的時候帶好醫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乳膠手套,不要用水沖淋冷凍生鮮防止引發病毒的飛濺。
加熱做熟是最好的處理方法。新冠病毒是一種RNA病毒,和大多數病毒一樣,都有個致命弱點:怕熱。只要經過徹底加熱后的食物都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這也不僅僅是針對新冠病毒,同樣也可以避免諸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李斯特菌、寄生蟲之類的污染風險。
參考來源:央視網、中國疾控中心網站
責任編輯: 張奕
科學知識改變你我生活普及安全暢享平安幸福
佰佰安全網原創出品公眾號: bban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