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能夠使老年人保持愉快心情,對大腦的活動有積極的作用,而且,比較有意義愉快的聊天,還能刺激老人與記憶有關的大腦區域,使之能夠預測表達內容,這是鍛煉記憶力的好方法。
如果壓力過大,情緒不穩定,大腦中會出現激素分泌異常,容易發生記憶力的臨時障礙,所以,要懂得釋放自己的壓力與不良情緒,保持穩定的狀態,才能夠使大腦保持正常的功能。在穩定情緒時我們可以選擇打坐或是瑜伽、太極等運動,保持足夠清晰的思維,最大限度的增強記憶力。
人只有在不斷地學習之中大腦才會在不斷地活動之中,我們經常說,腦子越用越靈活,對于老年人更是如此,所以,要保持良好的記憶力,就要保持良好的學習能力,不斷地進行學習,才能夠遠離記憶力的問題。
答案是否定的!
止痛藥可分為非甾體抗炎藥和中樞性止痛藥。非甾體抗炎藥常用的有阿司匹林、去痛片、布洛芬,這類止痛藥可能會產生一些上腹不適、惡心、嘔吐、飽脹、食欲減退等消化不良癥狀,長期大量使用可能會有胃黏膜損害,消化性潰瘍等一些癥狀,所以在服用這類止痛藥應該在飯后服用比較好。
中樞性止痛藥常用的有曲馬多、嗎啡、芬太尼。臨床上鎮痛泵內一般使用的是嗎啡和芬太尼,嗎啡剛開始使用可能會出現嘔心嘔吐、皮疹、便秘等癥狀,通過對癥治療都會緩解,年紀大的可能會出現精神錯亂、情緒煩躁這些都是暫時現象,自會慢慢消失,所以也不用著急。芬太尼副作用較嗎啡小,可能會出現眩暈、視物模糊、惡心嘔吐、低血壓、心動過緩等,臨床工作中出現機率較小。
美國研究人員日前發現,睡眠質量不佳會影響老人記憶力。研究人員認為,通過刺激大腦適當區域有可能會增強睡眠質量,有可能減緩老年人記憶衰退。
據了解,人的正常睡眠可分為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其中慢波睡眠即是人體得到最充分休息的深度睡眠,其時間長短被認為是睡眠質量高低的決定因素。
研究人員對18名平均年齡為21歲的年輕人和15名平均年齡75歲的老年人進行睡眠和記憶測試。在晚上入睡前,研究人員對受試者進行單詞配對測試。結果顯示,老年人的測試成績比年輕人差大約25%。而在8小時睡眠后的次日,老年人的慢波睡眠時間比年輕人平均少75%,單詞配對測試成績比年輕人差55%。
大腦掃描顯示,對年輕人來說,慢波睡眠可幫助他們將新獲取的信息從短期儲存記憶的海馬區,轉移到可長期儲存記憶的前額皮質,從而增強記憶力。對老年人來說,大腦退化使得慢波睡眠時間變短,從而影響他們的記憶力。
一般來說,人到老年之后,睡眠就會減少。研究表明,對于年齡為50至64歲的人而言,如果每晚睡眠時間少于6小時或多于8小時,記憶力和決策力將會變差。而對于年齡在65至89歲之間的歲數更大的人而言,只有睡眠時間過長才會令其腦力下降。睡眠過少、過多都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所以對于一般人而言,睡眠時間最好維持在6-8小時。睡覺太多對中年人的危害可能與睡眠不足一樣大。
一項研究在對近9000人進行調查后發現,對于年齡為50至64歲的人而言,如果每晚睡眠時間少于6小時或多于8小時,記憶力和決策力將會變差。但對于年齡在65至89歲之間的歲數更大的人而言,只有睡眠時間過長才會令其腦力下降。
我們所需睡眠量及其對身體和大腦的影響隨年齡而發生變化。老年人的睡眠適量甚至可預防可能會導致癡呆的老年性腦力衰退。每晚6-8小時的睡眠對年輕人的腦力保持最佳狀態尤其重要。
高血壓患者:血壓降到120/70mmHg了,降壓藥能不能停?